新聞資訊
“富倫無廢模式”入選“無廢城市”建設典型案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5-08-15 14:38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詳情
近日,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及北京資源強制回收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布《“無廢城市”框架下其他垃圾減量再生利用典型案例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闡述了在“無廢城市”建設中對高效回收并利用低值可回收物的探索及相關案例剖析。其中,“富倫無廢模式”創新構建的“前端分類引導-中端轉運分揀-末端精細處理”全鏈條資源循環體系,或可為完善城市固廢治理提供“技術驅動、政策協同、價值重構”示范樣本。
高效回收并利用低價值可回收物,成為循環經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報告指出,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持續增加,而低價值可回收物因其經濟價值低、回收利用成本高,成為廢棄物循環利用的一大短板。根據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2023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數據》,當年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高達2.54億噸。
我國生活垃圾管理經歷了簡易處理、衛生填埋、焚燒處置及資源化轉型階段。隨著近年來國家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逐步建立健全,部分地區開始探索資源化利用模式,而資源化利用的首要和關鍵是分類。然而,目前我國尚未形成自覺的生活垃圾分類意識,分類操作難度依然存在,以我國普遍推行的四分類為例,即便不存在誤投、錯投,分類投放后的可回收物仍是成分復雜的混合物,較難直接進行再生利用,仍需要經過進一步分選。因此,分選是資源化的前提,為資源化提供原料,而資源化為分選創造價值,兩者結合是實現產業鏈閉環的最優路徑,能夠讓循環經濟既“循環”又“經濟”。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相關新聞

導航
關于我們
資源回收
循環利用
再生產品
新聞資訊
聯系我們

掃一掃
搜索
搜索
